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
        建置沿革

        常熟古称琴川、海虞、南沙等,简称虞、虞城。6700多年前常熟境内就有人类活动。商末为勾吴北境。周朝初,常熟地方属吴国。春秋战国时,先后属越、楚、秦。秦代常熟属会稽郡吴县。西汉时期,常熟仍属会稽郡吴县,设有虞乡。东汉时属吴郡吴县,境内有虞乡、南沙乡,在南沙乡设司盐都尉,为地方设吏治的开始。三国时期,在虞乡设虞农都尉。西晋太康四年(283),以虞乡设置海虞县,县治设海虞城(今虞山街道古城区),隶于吴郡,为常熟境域有县治之始。东晋咸康七年(341),撤司盐都尉署,以南沙乡建立南沙县,隶于晋陵郡。南朝齐永泰元年(498),海虞县北境设置海阳县,隶于晋陵郡。南朝梁大同六年(540),于南沙之地置常熟县,县治设南沙城(今海虞镇福山),隶于信义郡,是为常熟县名之始。隋朝建立后变州、郡、县三级制为州、县两级,废信义郡,以海阳、前京、兴国、海虞、南沙等县并入常熟县,县治设南沙城,隶属于吴州(今苏州)。隋开皇九年(589),以常熟县置常州,设常州理。不久,又移常州理于晋陵县,常熟复为县,隶于苏州。元代元贞元年(1295)常熟县升为常熟州,明代洪武二年(1369)常熟州复为县。弘治十年(1497),设立太仓州,将常熟双凤的5个都划给太仓。清代雍正四年(1726),析常熟县东境置昭文县,两县同城分治。1911年辛亥革命后,两县重新合并为常熟县。1949年4月27日,常熟解放。5月,以常熟县城区及近郊设市,市、县合署办公。1958年4月,撤销常熟市,常熟市境归常熟县管辖。1961年11月18日,根据国务院文件,常熟县划出大义公社以北的14个公社和常阴沙农场近3.33万公顷耕地、34万人口归属新设置的沙洲县(现张家港市)。1983年1月18日,撤销常熟县建置,以常熟全境设立常熟市(县级),归苏州市管理。现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为虞山街道金沙江路8号。

        

        版权所有:常熟市外来人员服务和管理办公室(常熟市新市民事务中心) 苏ICP备14010987号-1 技术支持:云标科技

        建议使用IE6.0以上(不包括6.0)版本浏览器

        苏公网安备 32058102001216号